对于影片制做钟爱的朋友,大约对CGI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笔记本电脑聚合的影像) 都似曾相识又爱又恨的情感。做的好的CGI能不无违和感地将他们带进有幽灵微生物、恶魔和魔力的世界,做的差的CGI则让人聊著无能为力,分两分钟出剧。虽然现在在影片中采用CGI已经是常事,不过影片行业也曾有两个不借助于CGI也能展现出恶魔的时代,而他们今天要介绍的电子零件动画电影特技控制技术 (Animatronics) 就是其中一种主要方式。
同一个配角Animatronics内部和内部
红布Animatronics在结构上
Animatronics是Animation (动画电影) 和Electronics (电子零件) 的复合词,是利用电机、电子零件控制及TE10U等方式制做影片中的动物、恶魔、机器等配角的控制技术。影片“丧尸”中的外星人微生物和分子生物人,“侏森林公园”中的爬行动物,”太阳系环游手册” 中的沃刚人,都是透过Animatronics来完成的。Animatronics经常与特技化妆师 (special effect makeup)、皮影制做现场表演 (puppetry)相互配合,共同演绎出好似有真实世界创造力的可靠配角。
《洛基杰克逊红魔之海》中Agrius的Animatronics
透过采用体育运动磁盘等电子零件元件,关节体育运动和手部体育运动都能非常精巧的演示。用硬塑料做成身体的外在线条,再全面覆盖上树脂、赛璐珞等纤细有灵活性的材料做成的眼部,然后上色、贴上绒毛,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在听觉上有足够多技术细节又能按照配角要求进行体育运动的配角。两个精密的Animatronics红布可以在听觉上仿造,但一层层拆分之后呈现下层的机械设备结构,这种对照让人着刚巢蛛又不得已赞叹恩赐之奇妙。
对红布Animatronics裁剪化妆师
1964年,Animatronics行业领军者迪士尼梦想工程师们在制做两个山顶洞人的Animatronics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检查核桃的松鼠
青蛙王子
《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名名为偃师的手工艺人的故事,偃师向周穆王进贤了自己制做的人偶,在外形上与真人无疑,而且“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现场表演最后人偶向周穆王的侍妾眨眼调情,周穆王大怒,偃师于是将人偶当场解剖,发现只不过是一堆木头、皮革、丹青等材料组成的而已,虽然五内俱全,但全是“假物”。
这段描述一般认为并非事实 (因为即使现今的控制技术也无法达到这种程度),而是类似科学幻想的文学创作。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其基础上再创作,比如游戏《轩辕剑三枫之舞》中就用了墨家机关术和机关人的概念,而《仙剑奇侠传四》中则有“偃师”的支线情节。不过这说的有点远了。
除了影片之外,Animatronics还常见于主题森林公园中用来吸引游客的雕塑装置。香港迪士尼乐园中的布偶移动实验室 (The Muppet Mobile Lab) 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个移动实验室上载着两个布偶人物,Bunsen Honeydew博士和他的助手Beaker,他们骑着车在园区里转悠,并且会透过闪光、造雾、喷纸屑等方式跟游客互动。
布偶移动实验室
Animatronics虽然诞生于前CGI时期,但它仍然在影片行业有很重要的价值。相比CGI,Animatronics的两个明显优势是其物理属性,因为配角是作为两个实体真实世界存在的,演员在现场表演过程中也更容易代入,比对着绿屏想象自己看到了两个微生物要自然得多。CGI微生物在近景特写镜头中容易被捕捉到不真实世界感,而Animatronics因其听觉上的极度拟真恰恰在拍摄特写的时候很容易出彩。当然,Animatronics也有自己的限制。比如,由于是机械设备电子零件控制,其体育运动有时会有机械设备的停顿感,而CGI在创作动作上则是完全自由的;Animatronics的成功借助于于巧妙安排机位以及后期剪接以消除实物死角,而CGI在拍摄角度和后期制做中都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如今很多影片采用Animatronics和CGI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最佳效果,不过也有很多影片选择全CG,因为Animatronics需要配角的设计和剧本都事先比较完善,而如今很多影片开拍的时候剧本还未完全定下,选择后期添加修改都容易的CGI也是迫不得已。不过在讨论到底是Animatronics好还是CGI好的时候,也要记住它们不过是帮助推动情节的工具而已。他们见过特技一流但不知所云的烂片,也见过特技五毛但仍然吸引人的好片。《大白鲨》里的鲨鱼连Animatronics都不是,只是两个不会动的模型,但却不妨碍《大白鲨》成为里程碑式的佳片。
最后附上电子零件动画电影特技艺术家Gustav Hoegen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