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国金证券)
1、AI+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公平化、个性化
1.1AI 改造教育本质:科技替代拓展人力边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公平化、个性 化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个性化教育与普惠教育之间的矛盾。AI 相较于真人教师具有成本优势 (规模化条件下),因此 AI 替代人力的过程使得在维持现有教育投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成为现实,且随着 AI 所替代人脑活动的复杂度提升,其对于教育的 降本增效作用也更为明显。因此 AI 与教育结合、改造教育的本质在于:依靠低成本科技 替代、拓展高成本人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发掘普惠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平衡点, 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低成本因材施教。
在规模化教育背景下,个性化教育与普惠教育的矛盾难以调和。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其内涵极为丰富,而“因材施教”是从古至今被广泛接受的教育理念。1984 年 Benjamin Bloom 在其教育实验中提出”two sigma”理论从定量角度证明了其正确性,即接 受一对一辅导的教学组的平均表现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距达到两个标准差。 但教育个性化程度的提升需要配套教师资源的持续投入,对于具有规模化教育需求的国家 而言,会产生师资稀缺、教育开支过高等问题。一方面,根据教育部数据,2022 年我国各 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为 2.93 亿人,而配套的专职教师数仅为 1880.36 万人,教师学生人 数比接近 1:16,教师资源相对稀缺;另一方面,2021 年我国教育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 资为 11.14 万元,且过去 5 年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通过采取小班上课或 1 对 1 模式将会 产生庞大的教育开支。因此,在规模化教育背景下,实现个性化教育与实现普惠教育之间 存在明显的矛盾。
AI 赋能教育的过程即为替代人类脑力活动由简入繁的进程。AI 技术诞生的初衷是通过模 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将人类从繁重、琐碎的程序化任务中解放。AI+教育是指将 AI 技术 应用于教育场景,即借助计算机视觉、NLP、智能语音、知识图谱等技术,降低教育环节 中的繁琐、低效脑力活动时间。从 AI+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创新 AI 技术于教育领域实施、 落地的过程,也正是 AI 替代人类脑力活动由简入繁的流程:计算智能代替人脑的记忆、 计算功能;感知智能代替人脑听觉、视觉、语言功能;认知智能代替人脑推理、联想、思 维组织功能,而达到认知智能的 AI 系统(自适应学习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提 供“千人千面”教育服务的能力。 AI 替代繁琐人力的同时拓展人脑机能,实现 AI 与真人的“教”、“育”分工。一方面,AI 教师可以超越人脑的限制,完成真人教师能力所不能及之事,如自适应系统可以精准记录、 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遗忘曲线、专注力、知识薄弱环节等,并据此推荐个性化的学习内 容、学习路径;另一方面,目前的 AI 教师并不能完全替代真人教师,根据剑桥大学 Michael Osborne、Carl Frey 的数据(BBC 整理),教师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仅为 0.4%,情感、 道德、个性培养等育人工作是 AI 教师难以涉及的领域。技术的发展促使 AI 教师与真人教 师实现“教”、“育”分工,AI 负责替代、深化繁琐的教学工作,真人教师则专注于学生品 行、素质、情感的提升以及为 AI 提供必要的教学补充。
随着服务学生规模上升,AI 教师可实现普惠的个性化教育。开发一套 AI 系统前期的成本 极高,其中包含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等研发人员成本;外购或自主收集标注数据 的成本;云计算资源、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成本;优化算法、升级系统等维护更新成本。而 AI 教师的优势在于,一旦开发成功,即可凭借较低的运营成本,跨越时空的障碍为数以万 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且随着服务学生规模的上升,其人均成本逐渐趋向于 0。 根据格隆汇专访松鼠 AI 创始人栗浩洋的数据,开发一个合格的 AI 教师至少需要 10 亿元, 而随着系统优化投资还需要持续跟进,80 分(表现优异)的 AI 教师需要 100 万左右生源 达到盈亏平衡。 人工智能训练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巩固 AI 教师的成本优势。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训练 成本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 ARK Invest 数据,2020-2022 年,将一个大语言模型训 练至 GPT-3 性能级别所需要的成本由 460 万美元下降到 45 万美元,下降幅度超过 90%, 而预计到 2030 年,训练成本将以每年 70%的降幅递减,只需要 30 美元。AI 教师前端开发 成本的下降将使得其低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
1.2 实现路径:AI 赋能教育、AI 人才培养
AI 替代、拓展人脑机能从而实现规模化普惠教育有两条并行发展的实现路径,即 AI 赋能 教育、AI 人才培养,二者协同发展。
1)AI 赋能教育:本质上是 AI 技术在教育场景下的应用,是指在各教育领域中(K12、职 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通过 AI 硬件设备、AI 软件系统与教育中“备”、“教”、“练”、“考”、 “评”、“管”等环节(场景)深度融合,达到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节约教育成 本等目的,并最终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愿景。 其最先落地于拍照搜题软件(利用 OCR 技术)与英语口语测评(语音识别技术),代表性 的产品有小猿搜题、英语流利说。随后一段时期内,AI 赋能教育各赛道产品“百花齐放”, 在软件系统方面,智能作业批改、智能题库、分级阅读、AI 课堂等辅助教师教学、学生练 习的应用纷纷落地,走班排课软件、校园安防系统也在新高考下教务管理压力、校园安全 需求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智能硬件方面,交互白板、智能平板、智能手写笔、 智能台灯等设备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亮眼的当属自适应学习系统,其最有可能从根本改变 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是 AI 赋能教育的核心赛道,代表产品为松鼠 AI 于 2017 年(并非最早的)推出的“松鼠 AI”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
2)AI 人才培养:即以人工智能作为教学内容的教育培训过程,其属于 STEAM 教育的一个 分支,也是未来深化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实现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关键驱动因素。 AI 人才培养可分为校内与校外两大场景,也可根据教育阶段划分为青少年 AI 教育、高校 AI 教育、成人 AI 教育等。其中校内场景下的高校 AI 教育是高层次 AI 人才输出的主要渠 道,截至 2022 年中国已有 499 所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通过审批、备案,而 2017 年以来各 地政府也推出多项政策推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而同时期的课 外 AI 培训机构也针对课外教育场景、特定的受众人群提供匹配的人工智能课程,使得 AI 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更加完备,代表性的课程为传智教育旗下的数字化专业人才课程(含人 工智能培训模块)与盛通股份旗下的人工智能启蒙课程(基于机器人编程)。
1.3AIGC 深化教育变革的原因:数字化教育内容的智能生成、智能推送
1.3.1 回顾历史:科技改造教育的外在形式为数字化教育内容的生成、传递方式的改变
回顾我国历次技术变革对于教育改造,其外在形式体现为:1.数字化教育内容的变化(数 量、形式、生成方式);2.数字化教育内容传递方式的改变(非智能传递、算法精准传递), 而数字化内容的丰富度、传递速度与传递精确度,决定了技术是否能对教育领域的人脑活 动进行有效的替代与拓展。随着互联网等技术发展的深入,教育数字化内容的形式(图文、 音频、录播视频到直播视频)与数量逐渐丰富,内容传递的速度、形式的多样性得到提升,特别是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内容的传递逐步实现智能化,即根据学生需求个性 化推送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我国 AI+教育的起步较早(12 年左右),得益于智能语音与图片识别两项感知技术的发展, 口语测评与拍照搜题软件率先落地,在上传生成大量文字、语音、图片材料的同时(需要 庞大的题库、语音库支撑),开始利用算法推荐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而随后出现并逐步成 熟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兼具评估、精准推送两项功能,通过“测评-学习-练习-测评”的 个性化学习模式,达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送效果。
1.3.2 还看今朝:AIGC——智能生成、推送数字化教育内容
AIGC 对教育产生深刻变革的原因:具有智能生成模块化数字教育内容、提升算法推送精 度的双重属性。 AIGC 为可智能生成海量的多模态数字化教育资源。AIGC 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其可生成 的内容包括文字、代码、图像、声音、3D 模型、视频等,ChatGPT 即是一种文本生成式的 AI 语言模型,而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等软件主要用于生成 AI 图像,WaveNet 等技术可用于合成真实的类人声音,GET3D、Make-a-Video 等软件可将文本转化为虚拟 3D 模型,Deepfake,videoGPT 等软件可通过图片、文本信息生成视频片段。AIGC 与教育结 合,可根据原有输入的数据形态与数据产生模式,自动或半自动生成形式多模态的数字化 教学内容。不同于以往拍照搜题式的 AI 应用,AIGC 所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非“题库”中已 有样本,而是将知识点“打碎”、“重组”后构建的新数字化教育样本。
AIGC 极大提升了算法推荐的精确度。AIGC 其本质是 AI 技术(尤其是 2014 年 GAN 神经网 络上线后)发展深化并实践应用的成果,是技术量变引起质变的节点的产物。相较于以往 的 AI 模型,AIGC 类模型的训练数据量庞大,模型的参数量也随之增大(GPT-3 的参数量 为 1750 亿),依靠海量高质量的数据会提升模型的训练效果,但同时也更容易产生判断失 误。2017 年 Google Brain 所提出的 Transformer 框架为大型模型引入了注意力机制(模 拟人类抓取关键信息、忽略其他信息),提升了神经网络的效率与精确性,使得 AI 可在众 多信息中准确抓取主要矛盾。以 ChatGPT 为例,其训练过程(RLHF 技术)中采用了更精确 的奖励模型算法、PPO 强化学习算法等,可基于输入的 prompt 指令生成精准的输出内容, 并可根据上下文语境持续学习、不断完善所生成的材料。业界普遍认为现有的 AIGC 技术 已超越弱人工智能,并无限逼近可处理通用任务、可自我学习的强人工智能。
1.4 推动因素:技术、政策、产业
1.4.1 技术赋能: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推动“AI(GC)+教育”应用规模化落地
相关 AI 技术日益成熟,加速赋能教育领域。近年来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愈渐成熟,是推 动 AI 于教育领域规模化应用的主要原因。根据 2018-2022 年 Gartner Research 发布的 AI 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可于教育领域实现赋 能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聊天机器人等 AI 技术发展迅速, 并且在未来仍有发掘的前景,而语音识别技术等已处于成熟阶段,可广泛应用于产业化阶 段。
hatGPT 为代表的 AIGC 技术本质上为生成式 AI,其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 进一步推进深层次、多样化“AI(GC)+教育”应用场景落地。
1.4.2 政策推动:国家、地方多层级政策助推AI 与教育深度融合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 5G 等支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算法、模型、框架的日愈成 熟,AI 技术在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下已实现落地,逐步成为国家产业、经济扩张的重要推动 力量,推动 AI 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级别。由于教育领域兼具可结合 AI 技术、可推动 AI 技术发展的双重特性,因此国家、地方政府将 AI 赋能教育、培养 AI 教育人才有机融合, 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我国 AI+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为储备充足的 AI 后备人才、 大力推动 STEM 教育的发展,中央及各地政府针对校内青少年 AI 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专门的 政策。
AI+教育整体政策规划: 以纲领性政策为指引,相关配套政策稳步推进。2017、2018 年,国务院、教育部分别颁布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两大纲领文件,分别从顶层规 划、行动规划两个方面明确了 AI+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与目标,提出利用 AI 加快推动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加快培养聚集 AI 高端人才等。随后中央及地方各 部门分别推出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从建设具有 AI 素养的教师团队、建立智慧教育示 范区、开展 AI 条件下的教育社会实验、完善 AI 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推进高校 AI 领域创 新等角度积极开展 AI+教育的推进工作,以响应国家对于促进教育与 AI 技术融合发展的 号召。
青少年 AI 教育相关政策: 虽然高校 AI 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 AI 技术、产业进步的主战场,但青少年 AI 教育对于维 持我国 AI 领域的长期优势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频频发文强调素质教育 的重要性,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开展招 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5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 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要探索“STEAM”教育新模式;而 2018 公 布的新课标方案中,人工智能等编程技术更是被正式列入高中选择性必修课中。与此同时, 浙江、河南、山西、山东、天津、四川等省份陆续在中小学开设编程及人工智能课程,或将其作为考试科目,而校外青少年编程教育也趁势发展,对于校内固定的课程体系做出了 有益的补充。
1.4.3 产业转型、升级:在线教育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速 AI 技术落地教育领域
近年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迅猛,尤其在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线教 育渗透率不断提升,大规模在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数据,从 2018 年 6 月到 2022 年 6 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由 1.72 亿人增长至 3.77 亿人,CAGR 达 21.7%,在线教育使用率(用户人数占全部网民的比率)由 2016 年 12 月的 14.1%上升至 2021 年 6 月的 32.1%。目前,在线教育仍然存在交互性、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缺陷,而庞大 的用户规模产生了海量可供分析的数据,为 AI 技术赋能教育、创造新的教育形式提供了 坚实的数据“养料”。 除此之外,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双减政策”,该政策对于 K12 线上教育平台造成了较大影响。 龙头在线教育品牌与相关资本纷纷采取应对政策,一方面,部分企业将业务转型至国家较 为重视的 STEAM 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领域,如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编程于 2022 年夏季发 售了包括“Scratch”“Python”和“C++”三大课程体系的全新编程课程。另一方面,由 于国家持续重视教育信息化投入,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我国 2021 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 费投入为 1634 亿元,2017-2021 年 CAGR 为 7.7%,维持稳中有升,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2120 亿元,智慧校园终端设备(如智能黑板、智慧交互屏)、AI 课堂解决方案、c 端硬件设备 (智能错题本、智能台灯)等也是有资金实力的教育机构可发力的方向,如猿辅导和好未 来专门组建了自己的硬件团队。
2、AI 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场景的应用
根据 2019 年科技部联合罗兰贝格发布的《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教学全流程可以 分为备课、教学、练习、考试、评价、管理六大环节,以备课为开端、管理为末端,包含 学校、教师、学生三大主体,覆盖课前、课中、课后三大场景。为清晰展示 AI 如何在各 应用场景下赋能,我们以学生、教师、学校三大主体为线索,将六大环节有机融入课前、 课中、课后等场景中,并对典型的应用场景进行详细分析。
2.1 教师端:AI 赋能备课、教学、考评环节
1)课前备课环节:智能备课平台(相似题推荐): 原理:基于班级或个体学情的辅助备课工具,通过知识图谱、NLP 算法、聚类算法等 AI 技 术智能生成教师的个性化教案,具体功能包括自动生成授课教案、智能匹配同类型习题、 根据学生反馈提供复习教案等,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推荐内容。 产品形态:以学海密探旗下的“同类题 AI 备课平台”为例,其备课流程大体可以分为: AI 智能生成:根据选定例题智能生成知识点与题型的讲解内容。 AI 智能匹配:自动匹配命题方式、解题思路与选定例题类似的题目,节约教师寻找 同类练习题时间;智能生成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与课下复习效果。 AI 智能分析:采集学生课堂练习作答情况,自动生成班级学情分析,并根据错题情 况生成教师复习教案与学生智能错题本。
2)课中教学环节:线下 AI 课堂(双师课堂) 原理:线下 AI 课堂主要采用“教师+AI 辅助”的授课方式。AI 助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 通过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NLP 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生的表情识别、语音识别、姿态 识别等,形成精准的学情分析报告,并通过班级学情调整授课内容;真人教师则根据分析 数据为学生提供精细化辅导与个性化关怀。 产品形态:好未来的“魔法双师课堂”于 2018 年正式发布,推出了行业首创的 AI 课堂解 决方案。以“魔法双师课堂”为例,线下 AI 课堂的运行模式如下: 真人名师团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好未来聘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质教师,通过直 播/录播的方式,将优质教学资源上传教研云、输入 AI 智能终端 T-Box。 智能终端实现课中互动、学情分析。学生于智慧教室中学习经 AI 技术整合后的教学 资源,并可在课中通过答题器等智能终端与“AI 教师”进行实时互动。T-Box 可通过 表情识别、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 AI 技术,精准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生成学情分 析报告。 线下辅导教师全程伴学、答疑解惑。机构辅导教师全程陪伴、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情反馈,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如课前预习、课后答疑等。
3)课后作业、考试环节:智能作业批改/智能阅卷/智能错因诊断 。原理:通过图像识别、NLP、深度学习、数据发掘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老师智能高效地 批改作业及考试中的客观题与部分主观题,如英语作文、口算、简单题等,并可以通过采集汇总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不同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教学指导。 产品形态:Gradescope 是美国一款针对高等教育的在线批改工具,可应用于计算科学、物 理、生物、化学、数学、工程、经济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该软件除可以协助教师进行作 业、考试的评分外,还可针对学生错题提供错因并生成不同知识点的综合错因报告。 Gradescope 的批改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扫描或在线提交作业/项目/考试:对于纸质作业/考试材料,教师或学生可通过扫描 的方式提交在线平台;对于代码文件,学生可通过 Github 或 Bitbucket 进行提交。 阅卷任务分配:Gradescope 支持多人在线协同评分,既可以实现不同人不同题的评 分模式,也可以实现不同人同一题的评分模式。 AI 辅助评分:针对客观题,Gradescope 可通过图像识别、NLP 等技术,智能完成评 分;针对计算题、应用题等题目,教师可针对每一个细节点灵活设置错因与分值,并 可随时更改分值,更改后的评分点也会自动同步到已批改题目,而对于新出现的错误 也可进行手动输入。同时,AI 会针对相同类型的学生答案进行智能分组,教师可根 据组内学生答案的相同错误原因进行批量修改,极大地节约批改时间。 智能分析学情与反馈结果:完成作业/考试的批改后,教师可通过 Gradescope 一键智 能生成学生日常练习情况报告与考试综合情况报告,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2.2 学生端:AI 赋能课内、课外学习环节
1)课内学习环节:自适应学习系统(线上 AI 课堂) 原理: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教学大数据的可规模化个性化学习系统,通过 NLP、知识图谱、 认知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学习者的具体特征,提供“千人千面”的学习 内容、学习路径以及学习策略,并根据学习者的变化不断适应、调整,其产品模式接近于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 AI 赋能教育赛道的核心产品。 产品形态:松鼠 AI 是国内自适应学习系统研发的领导者之一,于 2017 年成功研发出国内 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松鼠 AI”。松鼠 AI 智适应系统的线上、线 下结合学习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测试知识状态:根据被测试者答题时长、答题数量、题目类型,剔除其已掌握知识点、 识别定位薄弱知识点。 线上学习:智适应系统根据被测者的测试结果推荐符合其知识图谱的课程讲义、习题, 其背后由信息论、空间知识论、模糊逻辑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百万纳米级大数据题库 支撑。 针对性练习:根据练习结果进行算法优化,追溯薄弱环节的根基,并重新规划知识点 路径,有效避免重复练习。同时也会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战略性放弃,保 证一定的正答率,使得学习者在正向激励中保持学习积极性。 课后测试:学习完毕后,进行综合测试全面检查当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生成详细 的学习成果报告。线下答疑:通过线下 1V1 辅导的方式,有效补足线上系统。
2)课外练习环节
a.拍照搜题-智能题库
原理:通过 OCR(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学生上传的问题,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检索对 应的解答,及时向学生反馈,同时依托于庞大题库与精准推荐算法,为学生提供“举一反 三”的针对性强化练习。其核心技术为图像识别与内容检索,这两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而检索的题库质量是该类产品的关键壁垒。 产品形态:作业帮 APP 于 2014 年上线,其核心功能为拍照搜题,同时提供查单词、计算 器等作业情境下的其他应用,积累了相当的原始流量,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其他增值服务, 或为其他高净值业务引流,具体的商业模式如下: 引流功能:拍照搜题、同步题库(可根据搜题结果智能推荐同类题)、作业批改(针 对于家长)、单词查询、作文范文、古文解析、计算器等作业情景应用 ; 衍生产品:作业帮 VIP(主要提供视频讲题、试卷下载、VIP 问答等服务)、听学 VIP (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引流产品:SVIP 精准学(AI 课程)、直播课(素养课是双减政策下倾斜的方向)、商 城智能硬件产品(学习笔、智能辅导机等)
b.智能口语测评
原理:通过人机交互的训练方式搜集学生口语发音情况的多维度信息,运用智能语音、自 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 AI 技术,分析、生成个性化口语测评报告,精准定位学生发音 的薄弱环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提升路径。 产品形态:懂你英语 A+是流利说旗下的一款 c 端自适应英语口语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 英语学习交互场景,其部分情景内容已经涉及较为灵活的复述与表达能力测评。运用该软 件实现英语口语测评及提升的流程如下: 口语能力测评:用户首次使用懂你英语 A+时,需要进行 5 分钟的等级测试。软件通 过分析用户口语的流畅度、准确度和完整度,结合其他评估形式如听力、完形填空等, 全面了解被测者的英语水平,划定不同的英语能力等级;用户完成阶段性学习后可进 行等级测评,达到合格分数后可以提升现有等级。智能推送学习内容:根据用户的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并推送适合其英 语口语能力的情景对话、单词清单、复述跟读等学习材料,其中语音测评伴随用户整 个学习过程。 智能推送练习内容:根据用户过往学习、练习过程中暴露的发音问题,智能推荐看图 说话、听力复述等练习内容,并进行实时打分,只有分数达标才可解锁之后的学习内 容。其练习模块中包含 AI 智能老师与学习者的 1V1 情景实战互动,学员可根据具体 情景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推动出不同的剧情发展。
2.3 学校端:AI 赋能教务、考试、安全管理环节
1)教务管理环节:智能走班排课系统
原理:基于学生选课与教师教学资源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每个学生制定专属个 性化课表,同时通过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等技术,高效解决走班排课等带来的管理问题, 节约教师资源的消耗,提升学校在新高考背景下的管理效率。 产品形态:晓羊集团是一家智慧教育全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旗下的新高考一站式解决方 案从选、排、管等方面切入,高效解决了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所面临的管理难题。其走班排 课体系的架构如下: 选课阶段:为学生提供分层选课前必要的生涯规划指导、自我认知探索等选课指导课程。
2)考试管理环节:智能监考
原理:通过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对大量考场视频 的考生动作进行分析,建设智能考场的人工智能感知分析体系,全面提升考试的安全与效 率。 产品形态:以深圳华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旗下的人脸识别智慧考场系统为例,智慧监考方 案的基本架构如下: 身份核验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于考生身份进行验证,也可以为监考员提供考场违 约登记、座位表信息查询等功能。 考场智能监控:由考场内的全景相机与部署于机房的智能引擎服务器构成。智能监考 端可将考场上举手、起立、转身、趴桌子等异常行为上传至监考系统。 web 端、移动端:实时显示所有考场的考试情况、接受异常情况警告信息、考试信息 维护等。
3)安全管理:校园安防系统
原理:基于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控制系统以及考勤系统等对校园进行常规检查工作,对于校园暴力、踩踏、交通事故、 失窃等安全问题实现有效预警与防控。 产品形态:安然云服务旗下的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可通过校园监控、安检门、探测器等智能 设备及数据处理引擎,实现在校园通勤、校园消费、停车、宿舍管理等场景下,对人员、 车辆、事件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感知与预警。 人员管理: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与测温摄像头等智能终端实现教师无感考勤、学生出 入统计、体温异常报警、访客自助登记等功能,同时可重点目标库对于重点人物进行 布控,专拍后实时报警通知 车辆管理:对入校车辆进行出入抓拍、人车关联考勤、违停管理、流量统计等管理措 施。 事件侦测:通过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员拥挤抓拍、区域入侵报警,防止 发生踩踏事故、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对于不方便安装摄像头区域,可以采用智能语 音设备对于打骂等异常行为、以及预设敏感字眼进行语音监测并实时将报警信息发 送相关人员。 其他情况感知:通过烟雾、温感探头对于吸烟行为、火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利用物 联网系统对于用水、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于后厨的操作不当、 违规行为、夜间老鼠情况进行识别警告。
2.4 展望未来:AIGC 在教育场景的应用潜力巨大
2.4.1 AIGC 初步应用于教学尝试,AIGC 相关培训课程上线
AIGC 在教育场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国内外教育机构已尝试利用 AIGC(以 ChatGPT 为 主)辅助教学。 美国高中教师 Larry Ferlazzo 于《Education Week》上发表《19 Ways to Use ChatGPT in Your Classroom》,文章指出 ChatGPT 可用于作文反馈、头脑风暴、扮演辩论对手、个 性化课堂测验、生成写作提示等,而其中部分应用已经被 K-12、高校等教育机构运用于教 学实践中,反馈较为积极;而语言学习软件平台 Duolingo 在其付费“Max 订阅方案”已导 入两项由 GPT-4 驱动的功能,其中一项为“角色扮演”功能,另一项则是“解释我的答 案”;知名教学网站 Khan Academy 同样基于 GPT-4 技术推出教学助理“Khanmingo”(部分 用户测试中),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讨论,为学生提供指导、为老师提供教学灵感。
根据我们对国内教育培训机构调研了解,目前 ChatGPT 已在教师备课场景下实现应用,具 体表现为课程大纲的设计与课程资料的搜集,而未来通过微软 Copilot 的加持,教学用 PPT 也将实现与 AIGC 的深度融合;今年 2 月在线教育技术公司王道科技宣布,公司正在 研发基于 Open AI 技术的 Class Bot 产品,针对在线教育场景提供 AI 应用工具;而好未 来旗下的学而思也将计划利用 ChatGPT 相关技术对学习机等硬件产品进行升级迭代。
AIGC 相关培训课程上线,行业处于萌芽阶段。为助力相关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应用 AIGC, 国内已有部分教育机构针对 ChatGPT、AI 绘画推出了相应的培训课程。网易云课堂于今年 3 月中旬发布了“ChatGPT 从入门到精通”和“人工智能绘画与设计”两门自研课程,除 此外平台中还上线了 ChatGPT 赋能办公、ChatGPT 与 Python 结合等近 20 门 AIGC 相关课 程;而元壤教育于今年推出 AIGC 提示工程课程、AI 模型训练课程,成为国内首家推出AIGC 提示词课程的机构;今年 2 月份新创立的奇点体验实验室上线的课程包括 ChatGPT 与 AI 绘画;且曼设计学院为提供 AI 绘画培训的知名平台,目前搭建的 500 人社群已经有 6 个以上。目前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内容主要针对 ChatGPT 与 AI,课程提供者包括 自媒体大 V、小型及大型教育机构,个人及小型机构提供的课程质量层次不齐,网易有道 等机构的课程较为系统。
2.4.2 展望未来 AIGC 赋能教育的具体应用场景
AIGC 技术的发展、应用建立在 GAN(2014)、Transformer(2017)等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 上,将 AIGC 植入于自适应学习软件中,会显著提升自适应系统的推荐精确性,从而提供 更符合学生学情的学习资源、学习路径。除此之外,AIGC 具有智能生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 属性,其可与多样的教育场景相结合,并将从高效生成、高频互动、高度沉浸三个方面赋 能教育。
1)高效生成
含义:高效生成是指 AIGC 技术可以根据特定的输入指令(例如 ChatGPT 的 prompt),帮 助教师快速生成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例如教案、试题等,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 效率。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生成练习题、作文提纲等辅助学习材料, 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更重要的是,AIGC 技术还可以参照数据产生的模式创造出新的数据 样本,可用于生成市面上不存在但更贴近教师、学生需求的数字化教育材料。
具体应用示例: 生成备课教案:经调研,国内外部门教育机构已在尝试将 ChatGPT 等 AIGC 应用于教师的 备课环节中,其在教师备课环节的介入深度远大于传统 AI。以英语教学为例,备课时教师 只需要将学生特征、知识点内容、授课环节、备课框架等要点作为 prompt 输入 ChatGPT, 即可得到一份较为详细的教案安排,其可应用于任何学科,亦可与现有的相似题推荐等 AI 应用相结合。
生成随堂练习题:以英语课的随堂练习为例,只需将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中知识点(甚 至可以设定交叉哪些知识点)、题目类型等要求作为 prompt 输入 ChatGPT,即可得到满足 要求的测试题目,还可以根据其他要求任意调整题目的细节(格式、数量、选项等)。
2)高频互动
含义:高频互动是 AIGC 类应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具有上下文语义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 逻辑能力。AIGC 应用能够根据输入内容的变化不断学习和调整输出内容,从而在课堂中 与学生进行辩论、发起讨论会等活动,提高了人机交互频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外,AIGC 应用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答疑、作业批改和学情评估等工作,一定程度 上弥补了教师资源的紧缺,推进了规模化的因材施教实践。
具体应用示例: 辩论对手:以“AI 的利弊”话题为例,将辩论的话题、ChatGPT 所持有观点以及其他的辩 论细节(论据类型)作为 prompt 输入对话框中,ChatGPT 即可生成所持观点的论点、论 据,并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有说服力的反驳。
1v1 个性化答疑:ChatGPT 类模型通过文字交互实现课后 1v1 答疑,其接收学生问题并通 过提供解答、解释相关概念和技能、演示示例、提供相关资源和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 疑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缓解了课后教师答疑资源紧缺的问题。与直接给出标准答 案的拍照搜题等软件不同,ChatGPT 类模型会渐进式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进 一步发问。 以 Khan Academy 旗下的 Khanmigo(基于 GPT-4)为例,它可以提供课后 1v1 答疑服务。 当学生直接询问答案时,Khanmigo 会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提供解题思路的引导。对 话内容也可以由家长和教师随时查阅,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Duolingo 新推出了Duolingo Max 订阅服务,它具备“Explain My Answer”的新功能。在练习结束后, 用户可以与 Duo(基于 GPT-4)展开对话,获得错误原因的解答,并且还可以进一步要求 举例或说明。
3)高度沉浸
含义:高度沉浸是指 AIGC 技术能够大幅缩短在教育元宇宙虚拟世界中建立 3D 模型所需的 时间,配合 VR/AR 等相关技术,教师可以进行模拟试讲和构建生动的教具模型,如虚拟历 史人物和天体模型等,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元宇宙中,学生 可以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模拟演讲和模拟社交等互动体验。此外,AIGC 技术还可帮助教师 和学生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以实现在远程虚拟教室、虚拟实验中的沉浸式教学体验。 教育元宇宙一般指利用 VR/AR 等技术构建的教育虚拟空间,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其中共 同创造、学习、交互和分享知识。传统构建虚拟世界的方式需要依靠扫描、重建模型等方 式完成,费时费力,而 AIGC 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虚拟世界内容,为元宇 宙的构建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
具体应用示例: 远程虚拟课堂:利用 AIGC 技术生成虚拟课堂空间、虚拟人物形象和教学材料,学生通过 ARVR 设备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远程在线教育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同时利用多样化的虚拟 教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机构 Optima Classical Academy 提供远程虚拟课程服务,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 实设备在家中完成数学、文学、科学、艺术等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提供多样 的虚拟教具,例如虚拟的太空环境、原子结构模型、动植物结构模型、历史场景等,以增 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元宇宙课间”、“元宇宙学生会”等 进行社交活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虚拟实验室:利用 AIGC 技术可生成任意学科的实验室环境、实验设备等,学生和教师可 通过 VR 设备进入虚拟环境进行实验操作,在达到安全、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实验 效果。与传统实验相比,虚拟实验室中的教师可实时掌握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以更好地 分析教学问题的所在。 “智慧宫”是格如灵科技旗下的一套中学虚拟仿真实验室训练考评系统。它可以模拟物理、 化学、生物实验场景,提供规范的实验内容和自由化的交互方式。学生可以通过 VR 设备 在安全有保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后端监控系统实时了解学生的操作情 况。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