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22:11
QQ讲座服务项目号正式发布两张相片
小流程对外开放内测
喜大奔普
但细细看,细细看!即使QQ小流程对网络营销的管制:
无法民泽最新消息
无法嵌入页面和快照
无法撷取到贴文
我还或者?
呵呵,开个笑话,要了解小流程自然生态里会有什么样良机,他们须要先介绍许多下层信息。
内容节录可能将吧(id:knbknb)
1
QQ为什么要做小流程?
所有人的想象力,以前没有人会觉得投资一个没有产品的订阅号是有价值的。
1.1
订阅号与服务项目号现状
他们可以看到了「一条」这种的订阅号大户,也看到像「咪蒙」那样的让许多媒体人眼红的订阅号:
也少不了像「同道大叔」这种的星座号,还有个人色彩非常强烈的「博客」,比如「小道最新消息」:
服务项目号层面,招商银行信用卡经常被提起,「朝夕日历」是一个体验层面做得非常优秀的日程管理服务项目号:
在「助理来也」,你可以订购身边的各种服务项目
1.2
服务项目号无法解决高频使用的问题
按照QQ的期待,订阅号本应为用户提供内容,但被玩出了各种网络营销和电商的花;服务项目号本应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项目,但真正做起来的服务项目号却少之又少,你可能将听说过不少 VC 投资订阅号,但很少有 VC 投资服务项目号。
服务号发展得并不好。大多数服务项目号只是在做替代短信的推送服务项目和低频服务项目。
不妨想想他们为什么会下载一个产品的 app,而不用它服务项目号里一模一样的功能:
体验差,HTML 的体验比不上原生、流畅性差
层级多, App 一打开就是服务项目目录,服务项目号须要多进至少一层
对网络过于依赖,没有网络,服务项目号无法使用
对于低频使用的场景,即使体验差、层级多、每次都须要联网,用户是可以忍受的,比如查询信用卡额度,这种行为可能将每个月只有一两次,即使页面的体验很差,但他们能忍受。
但对于高频使用场景,比如文档编辑,他们每天可能将须要使用很多次,这时他们对体验、速度、稳定性显然有更高的要求,服务项目号和 HTML 并无法完美满足这些要求。
矛盾来了,QQ希望第三方用服务项目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项目,但从功能层面,服务项目号却只解决了低频服务项目的需求,高频服务项目用户依然须要下载 app。
这时,QQ须要提供另一种能力,来满足高频服务项目的需求。
1.3
QQ想成为唯一的入口
为什么QQ非要满足高频服务项目的需求?
即使商业是贪婪的,商业的最终目的是垄断。
8 亿活跃用户对QQ来说是不够的,一天只占用用户 4 个小时对QQ来说也是不够的,光提供信用卡消费通知对QQ来说还是不够的。
QQ想要更多,腾讯想要更多。当QQ已经是超级入口,它想变成唯一的超级入口,它要占据你更多的时间和使用场景。
所以,三管齐下,QQ希望占据:
更多用户时间
更多应用场景
更多服务项目入口
订阅号解决阅读需求,服务项目号满足低频服务项目需求,小流程定位在高频使用场景。
听起来很恐怖,但恐怕没有人能在短期内阻止QQ成为事实 OS。
2
小流程是一个独立自然生态
把小流程理解为一个独立自然生态非常重要,这能让他们更容易看清楚小流程里存在的良机。
2.1
什么是自然生态?
我对软件自然生态的理解是这种的:
一个大平台打造了这个自然生态
为所有开发者提供统一的入口
有统一的开发语言
对 UI、运营等方面有严格的规范
平台与开发者分成、共赢
图示如下:
2.2
对比苹果与微信
按照前面的定义,他们可以很容易得出,苹果 App Store 的自然生态结构:
苹果是大平台
统一入口是 App Store
统一用 Swift 或 Obj-C 语言进行开发
苹果对 UI、运营等方面有严格的规范
苹果与开发者分成收入
他们再来看看QQ小流程的自然生态:
QQ是大平台
统一入口是QQ app
统一用小流程语言进行开发
QQ小流程提供了详细的 UI、运营等规范
目前还未与开发者分成收入,但以后有这个可能将性
相比起服务项目号,QQ在小流程的自然生态建设上花了更多功夫,比如之前并没有 UI 规范、以前并没有独立语言,这些都让小流程慢慢变成一个独立自然生态。
2.3
如何用自然生态思维发现新良机?
任何一个新自然生态的出现,都会带来以下良机:
新的应用场景,甚至新的用户
原来在别的自然生态存在的应用,会以新的形态重新出现
QQ开发,将会是独立岗位,就像 iOS 开发
你可以回想 08 年 App Store 刚推出时,赚到第一波红利的,是不是抓住这些良机。
当然,认识「红利」这个词的人已经比 08 年多多了。
3
正确理解QQ小流程
自从张小龙 2016 年初提出做「应用号」,外界对应用号的猜测和期待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多数人和媒体认为,小流程将会为网络营销带来新良机。
我觉得很多媒体把小流程的良机方向带偏了,小流程的网络营销能力其实是很差的,他们或许没有细看小流程的开发文档,甚至没有参与过小流程开发或与开发者进行深入交流,就,嗯,有点乱写。
以下 是对小流程的理解来自我对小流程文档的解读
3.1
小流程是QQ接下来的重点产品
甚至是最高优先级的产品之一,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完全放心把精力和资源放到小流程上。
3.2
和服务项目号、订阅号不一样,小流程是
但对开发者来说,这显然不是好事。这意味着:
你可能将须要自行建立用户系统,但转化率是个问题
所以,小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运营能力的要求。
3.3
不是 HTML5,也不是 Hybrid
他们经常在贴文看到的非常炫酷还带背景音乐的 H5 页面,将不会在小流程里出现。
QQ小流程开发使用改自 Javascript, CSS, XML 的语言,同时提供了各种自有的组件和 API,这让小流程变得独立:
它不兼容 HTML,页面代码在小流程里无法使用
开发之前,开发者须要熟悉小流程开发语言,按照QQ的命名方法,说不定会被称为 WeLang。
不兼容 HTML,不仅意味着你无法在页面里使用 HTML 标记,也意味着你无法嵌入 HTML 页面:或者不嵌入,或者用 WeLang 重写。
3.4
没有快照
不兼容 HTML 还意味着,你无法在小流程里放置快照。HTML 里的 <a> 标记是被禁止的。
这很大程度上管制了网络营销,服务项目号里,他们好歹还能在文章里插入链接,而目前版
管制得很狠,不是么?还有更狠的。
3.5
无法撷取到贴文
是的,那种鼓吹小流程能带来网络营销大良机的媒体要被打脸了,至少被目前版本的小流程打脸了。
当前版本的小流程是不支持撷取到贴文的,你可以将小流程的任何页面撷取给通信录的个人或群,但无法撷取到贴文,这意味着你不会在贴文看到小流程刷屏,刷屏的,还是原来那些东西。
从经验上来看,QQ会尽一切努力维护贴文秩序。以后小流程能无法撷取到贴文我不知道,但至少一开始不打开这个口对QQ来说是好事,一旦打开,就很难收回来了。
3.6
网络营销须要新思路
即使QQ小流程对网络营销的管制:
无法民泽最新消息
无法嵌入页面和快照
无法撷取到贴文
小流程的运营须要新的思路,最好的网络营销当然是提供用户最须要的服务项目,让用户口碑传播。除此之外,肯定还会有新的网络营销思路产生,我不知道会有什么样新思路,但我相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尤其是玩流量的高手们会想到新办法,不过,我也相信,QQ会一如既往地管制过度网络营销。
3.7
内容型产品其实不适合做小流程
纯粹的展示型内容产品,其实不适合做小流程。我指的是纯粹的媒体。
媒体须要什么?公众注意力。
圈里转发,然后持续搞大新闻。
3.8
其它良机同样须要变换场景思维
良机肯定不限于我说的这些,但无论在小流程里做什么类型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变化场景思维是很重要的,这要求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应该优先考虑用户如何迅速获得服务项目,而不是他们如何首先获得用户。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做产品时,往往很难做取舍。
4
QQ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入口,小流程的推出,将让它占领更多用户场景和用户时间,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考虑,用户在哪里、用户更多时间花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构建入口。
很多人担心两个问题:
苹果是否允许小流程的存在
被QQ封杀了怎么办
第 1 个问题显然不用担心,两个大公司之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谈判的。利益最大化是共同的追求。
对于第 2 点,我的理解是,QQ的规则越来越清晰,什么样事能做什么样无法做,规则里都写明,但如果他们做了一个与腾讯利益有严重冲突的产品,可能将还是会被封杀,毕竟腾讯是商业公司,不是公益组织。
另一方面,有时封杀他们的可能将并不是腾讯。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当然,凡是留一手还是须要的,如果他们开发的是QQ小流程,后端 API 其实和提供给 iOS 和 Android 的 API 是类似,任何时候,数据同时有一份握在自己手里是很重要的,那些承诺永不关闭终生免费的网盘不都关闭了么?这种也比较方便当你有巨量用户时,从QQ移植到别的平台。
总之,红利是有的,但每个人都已经意识到了,除了快之外,别忘了把思维切换到「直达服务项目」的场景上。
精彩预告:阴阳师App如何霸屏贴文
30岁的你,是不是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