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全球化布局 GDR热度高涨

2023-01-11 0 643

责任编辑源于:中国证券报网

  图虫创意设计/北京青年报 陈霞昌/钟表 广叶/绘制地图

  中国证券报本报记者 陈霞昌

步入12月,又有数家信托子公司申请发售全球预托凭据(GDR)。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数据,早已有超过30家信托子公司宣布酝酿发售GDR,其中数家民营企业早已透过证监会批准,即将在比利时或者英国伦敦发售GDR。但在中国民营企业优先选择GDR关注度升温的与此同时,第一批在比利时挂牌上市的GDR也面临成交量疲软等问题。

  成交偏淡未影响发售关注度

今年2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境外证券买卖所互通预托凭据销售业务监管明确规定》,将互通预托凭据销售经营范围开拓至比利时、德国。随后,瑞交所逐渐成为信托子公司发售GDR的必选地中。

7月28日,Navsari锻造、宝钢股份、联化科技、沧州明珠发售的GDR在瑞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买卖,这也是中德股票消费市场互通预托凭据销售业务启用后第一批发售GDR挂牌上市的中企。但受惠于A股整体表现不佳,第一批比利时挂牌上市的GDR同样整体表现差强人意。本报记者统计数据后辨认出,截至12月27日,4家子公司发售的GDR均较发售价有所上涨,上涨幅度在10%~20%之间。

此外,依照明确规定,信托子公司发售的GDR存在120天的兑回管制期,即7月28日至11月24日为管制期。11月24日以后,第一批比利时GDR符合要求投资人除透过国际订货消费市场买卖外,也可透过贸易结算切换机构将GDR与A股优先股进行贸易结算切换,贸易结算切换包括将A股优先股切换为GDR(全称“聚合”),以及将GDR切换为A股优先股(全称“兑回”)。

本报记者统计数据辨认出,早已有3家子公司报告书,GDR投资人优先选择大量兑回A股优先股。

以沧州明珠为例,子公司于12月19日正式发布报告书,GDR续存数目所相关联的子公司A股优先股数目不足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子公司实际发售GDR所相关联的A股基础优先股数目的50%。报告书还强调,公司GDR数目可能因GDR兑回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GDR兑回将导致预外公作为为名持有者持有的子公司A股优先股数目依照GDR已过期命令相应增加并步入境内消费市场流通买卖。

Navsari锻造和联化科技也分别于12月1日和12月7日发布了类似报告书。

对于为什么GDR投资人为什么优先选择兑回A股,3家子公司并未在报告书中进行解释。有观点认为,两地之间的差价可能是兑回的主要原因。11月24日兑回管制期结束后,3家子公司A股价格均高于GDR相关联的基础证券价格,但两者差价并不大。考虑到汇率成本、兑换成本、资金成本、流动性情况等因素,差价不足以让GDR投资人进行持续兑回。一位投资GDR的投资人告诉本报记者,比利时消费市场的流动性是兑回的主要原因,GDR在比利时的成交量并不活跃,兑回是进行短期买卖的最好优先选择。

  中企出海示范样本

从2018年,以“沪伦通”为通道,在英国伦敦发售GDR的第一批4家中国民营企业,到2022年,第二批中国民营企业优先选择比利时和英国伦敦发售GDR,中国民营企业发售GDR经历了不少变化。

  2018年,华泰证券、中国太保、长江电力、国投电力4家民营企业优先选择英国伦敦发售GDR。4家民营企业全部为国资控股,行业覆盖证券、保险、电力三类,且全部在发售前三年录得正收益。

而2022年第一批赴瑞交所发售GDR的4家中企均为民企,行业均为新能源相关产业链,相关财务与利润率指标均整体表现良好。

华宝证券分析师卫以诺认为,从国资控股到民营民营企业这一变化,一方面与瑞交所对于中企发售GDR的明确规定相比伦敦买卖所更为宽松有关,另一方面显示出我国在近年来对外进行资本开放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打出了拥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发展招牌,强化了外资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的信任程度,愿意参投,控投中企在海外地区发售的GDR。

  而对于年末这一波GDR热潮,大多数信托子公司集中在先进锻造业。子公司在相关报告书中大多表示,优先选择发售GDR,募集资金并非主要考量,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深化子公司自由化布局是主要影响因素。

而牧原股份则是少有的优先选择发售GDR的生猪民营企业。该子公司在回应投资人调研时表示,此次发售GDR,是希望透过股权融资手段优化资本结构,实施更稳健的财务政策,满足子公司长期发展资金需求;此外,国内生猪周期波动将长期存在,透过发售GDR可有效拓宽资金储备渠道,应对未来可能的行业波动。发售GDR,还能优化股东结构,引入更多国际化、长期投资人,提升子公司治理水平。

卫以诺认为,对于中资挂牌上市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优先选择出海发售GDR还是赴海外进行与产品打入欧洲消费市场。

而从我国“东西通”金融消费市场发展战略规划来看,卫以诺认为,早已在瑞交所成功发售的中企,为国内民营企业出海欧洲提供了示范样本,与此同时也作为先行先试的试点项目,加深了欧洲地区民营企业对于我国金融消费市场的整体认知,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消费市场在国际消费市场中的地位,增强消费市场资本多元化程度,对于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促进东西方金融消费市场交流有很大增益效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