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孔列茨科耶 上海报导
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的金融创新资产买卖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当中3个备受瞩目工程项目拟将124亿出让给华润置地,这也意味着其负债重组迈进了关键一步,对于负债人人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
12月28日早间,浙江广厦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子控股公司拟与华润置地签署《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金融创新资产包整体出让协议》,签订合同将其各自所持的三家辖下控股公司股份和142.33亿来往负债人出让给华润置地,当中正股股份出让本息为4元,正股负债人出让本息为人民币12399999996元,合计数额124亿。
华润置地将通过出让前述正股股份控股公司,间接地取得前述正股股份控股公司开发的重庆赣江服务中心工程项目、重庆秦园工程项目和苏州大东门外工程项目,和正股股份控股公司下属的子控股公司。
浙江广厦称,此次买卖资金回笼将主要用于偿还控股公司及辖下控股公司金融创新负债。
据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剖析,前述重庆赣江服务中心工程项目、重庆秦园工程项目和苏州大东门外工程项目(也称南京华夏服务中心)都是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获取的地产投资工程项目,公开信息显示,3宗工程项目拿地单价分别为116.25亿、19.49亿、63亿,总计198.74亿。
124亿的买卖价格,相对还是低了一些。对此,浙江广厦阐述称,买卖本息124亿是在金融创新资产审计工作评估结果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溢价,也是双方综合考虑当前房地产行业环境持续疲软,收资本运作市场为卖方市场,且此次买卖涉及数额非常大,工程项目中包含非常大规模所持圣索弗勒维孔特物业等双重因素后商谈确定的,“买卖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根据浙江广厦初步估算,此次买卖预计今年形成税后亏损约21.30亿,不过相对于更重要的化债任务而言,这种做法一般会称为“Gardais冒险”。
前述3个工程项目,算是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金融创新资产包里的“哥们儿”。但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注意到,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待处理的金融创新资产还包括上海Jhansi工程项目、长春深哈金融创新科技城工程项目、广州石臼潭工程项目等,预计今年先期还将为浙江广厦的“Tiruvanamalai”提供巨额动力。
曾为浙江广厦转型带来无尽希望的商业地产,终究是,落花流水一场梦。
金融创新资产处理加速
此番浙江广厦将北方控股公司总部的3个综合类商业工程项目转售给华润置地,才算是真正拉开了金融创新资产处理的序幕。
早在2021年10月份公布的《负债重组方案》中,浙江广厦计划对2192亿金融创新负债通过“卖、带、展、兑、抵、接”等方式进行重组,最为关键的两条就是:卖出金融创新资产资金回笼约750亿,当中约570亿用于兑付金融创新负债;出售金融创新资产带走金融创新负债约500亿。
而截至2022年11月30日,浙江广厦对已签署《负债重组协议》中适用“兑、抵、接”清偿方式的相关负债人人合计兑付数额19.16亿。进展不算乐观。
与华润置地的买卖,意味着浙江广厦获得资金回笼124亿,这一巨额“救命钱”将有效为浙江广厦“解渴”,成为其兑付负债的底气。
不过,浙江广厦要想顺利拿到124亿,还有待解决的先决条件需要达成。
比如苏州大东门外工程项目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合同涉及限制绝对高度(以下简称“限高”)问题需取得相关部队同意。双方在2023年9月30日前共同推进苏州大东门外工程项目建筑物限高问题的解决,使得苏州大东门外工程项目取得部队同意限高调整的书面文件,如未能如期取得,华润有权在此次买卖本息总数额中扣减12.5亿。
与此同时,浙江广厦也在积极出售北方区域的产业新城工程项目。
据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剖析,负债问题发生后,浙江广厦北方产业新城工程项目的金融创新资产处理计划共实现了3笔,累计买卖对价为26.1亿。
2022年4月,浙江广厦将永清和廊坊的两处产业新城工程项目出让给当地国资企业,两笔买卖出让款合计为9.18亿。
2022年12月初,浙江广厦将位于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四项金融创新资产转售给当地国资企业,买方的股东是大厂回族自治县财政局,总本息合计为6.93亿。
2022年12月末,浙江广厦将位于固安的四项金融创新资产转售给当地国资企业,买方的股东是固安县国有金融创新资产运行服务服务中心。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7月,浙江广厦提出全面转型产业新城服务商,综合运营工作也是他们擅长的业务。该人士表示,对于浙江广厦而言,出售产业新城金融创新资产既能够资金回笼,如果还能够凭借业务能力继续承接工程项目的综合运营工作,也算是“一石二鸟”。
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环境疲软,叠加防控等外界因素,有能力接下浙江广厦大宗金融创新资产的买卖方并不多,财政收入的降低也削弱了地方政府接手浙江广厦工程项目的支付能力,多项因素综合影响,给浙江广厦金融创新资产买卖进展增加了诸多困难。
好在随着房地产行业利好频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浙江广厦金融创新资产买卖的步伐或将随之加快,以便资金回笼兑付负债。
资深行业观察人士向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表示:“现在随着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金融创新支持政策释放和中央中国经济工作会议后的解读,预期转好,如果先期市场进一步企稳,或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及相关细化方案,浙江广厦的优质金融创新资产还是好出售的。”
“但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肯定是要大转型了,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市场机制下进行调整,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才能长久。”该人士补充说。
或许,浙江广厦遭遇的负债危机和如何脱困,也是这场行业发展大转向的一种具体写照。
吴向东“不逢时”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19年12月,会发现,就是在那个时间点,吴向东告别了华润置地执行董事一职,带着百人团队空降浙江广厦出任联席董事长兼CEO,成为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的掌舵人。
作为地产圈明星经理人,吴向东也曾是华润置地的灵魂舵手,在华润时期以“万象城”缔造了地产投资界的标杆产品,颇受后来者尊敬。
加入浙江广厦以后,吴向东团队继续发挥所长,大幅拓展了地产投资版图,曾提出过“浙江广厦要做中国最好的地产投资工程项目”的目标。此次转售给华润置地的3个工程项目及其他商业地产、城市更新工程项目,均出自吴向东团队的手笔。
一位接近浙江广厦的人士曾向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透露,吴向东团队在地产投资方面的实力确实很强,“部分地产投资工程项目他们从政府手中拿到了相对优惠的条件,比如滚动开发,无需一次性支付巨额土地出让金等。”
吴向东操盘地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能力在此次买卖公告中也可以寻到论据。
重庆赣江服务中心工程项目的拿地时间是2019年9月,曾轰动一时,彼时公开披露的土地成交本息是116亿,可以称之为当地市场上的“巨无霸”。
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注意到,重庆赣江服务中心工程项目C地块目前仍存在未交清的地本息,也就是说,如果时间能重来,如果浙江广厦不曾违约,重庆赣江服务中心工程项目原本可以通过自身销售反哺土地本息,实现共赢。
据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剖析,虽然浙江广厦在今年2月就公告了负债问题,但重庆赣江服务中心住宅部分在今年5月10日和5月29日的两次开盘均快速售罄,单套单价628万-770万,引得当地人感慨“豪宅竟然这么有市场”。
可惜,受环京楼市疲软、产业新城业务回款周期长、融资收紧、房地产行业整体环境下行等原因影响,浙江广厦终究是走入了负债泥潭,其地产投资的蓝图也成为未竟的梦。
有业内人士感慨说:“时也、命也,吴向东拿的这几个工程项目都是好工程项目,奈何没赶上一家企业的好时候,也没赶上行业最好的光景。”
据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了解,吴向东在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处理金融创新资产的过程中也提供了帮助。地产投资出售涉及到复杂的后期流程,需要吴向东团队对这部分金融创新资产处理承担或协助承担一定的职责。
市场人士分析,浙江广厦北方控股公司总部首批3个工程项目由华润置地接手,背后大概率也有吴向东的贡献,先期金融创新资产买卖中,或许还会见到华润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