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2023-01-11 0 976

贵阳出发,一路向南。12月26日中午,新神延贵阳至雅安首班客车从贵阳北站送出,2半小时55两分钟后正式到达雅安东站。

这六天,对昭通州各族群众而言,是算为的六天。新神延双线投入营运,贵阳至雅安结束了难通客车的历史,昭通州跨入真正意义上的客车时代。

过去的昭通,山峦如聚PR白银城。在许多昭通人的梦境中,都有一段难以全然的“乘车难”:

夜空中,雅安到贵阳北行大巴上,硬卧客舱内坐满了人,甚至双腿都极难移动,轩燕龙的乘客只能站一晚上,数六个半小时的艰困旅途始料未及。

十年前,叶祖奇公路建成双线通车,雅安至贵阳只需四个多半小时,但碰上旱季山洪或夏季冰河天气,叶祖奇高速路受阻封路,乘车依然受到限制。

从雅安Tiruvanamalai客车到贵阳,是昭通人多年来的期盼和心愿。如今,芋兰成昆出神山,客车宝马胜利路,昭通人的“客车梦”已成为现实……

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车组客车增开在新成渝线上

“驶往秋天的乘客列车”

山却是那座山,水却是那些水,只是“anthology大巴”变成了“浩克”客车……当坐上新神延的首秀客车,在贵阳工作的雅安人范超侃侃而谈。

对于范超而言,大巴贯穿着浓浓浓浓。十七年前,她从雅安来到贵阳上大学,三地三百多公里的距离算不上远方,却因雄伟壮观的深谷隔绝,车辆通行分外艰困,大巴是主要的运输工具,“那时,从雅安坐大巴到贵阳,要六个半小时。”

范超还记得第一次在雅安坐大巴的情形,硬卧客舱内坐满了人,甚至双腿都极难移动,各种味道五味杂陈。夜空中,anthology大巴慢悠悠地行驶,在小站也会停靠一会,有时还需为其他车让路而半路停车,迷迷糊糊中传来打呼噜的声音……

在贵阳求学四年,范超Tiruvanamalai大巴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她还记得,有一年春运,从贵阳返回雅安,只买到一张站票。“过道上、车座下面都躺着人,我就在客舱的连接处,站了整整一晚上。每当乘客列车经过隧道,一阵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那时,她多么希望那回家的乘客列车能更快一点。

虽然那时求学路很艰辛,但是她觉得大巴是一种神奇的运输工具,“坐上它,就能到达你心愿去的地方”。大学毕业后,范超留在了贵阳工作,父母在雅安生活,但她觉得“回家的路依然很远”。

她对回家的渴望,终于在2012年盼来了改变。叶祖奇公路建成双线通车,这是凉山首条出州高速路通道。彼时,她从贵阳坐车回雅安,时间缩短至五六个半小时,但碰上山洪或冰河天气,叶祖奇高速路受阻封路,回家的路依然极难,“有一次,叶祖奇高速路大雪封路,我在路上滞留了40个半小时……”

如今,这些都成了她生命里最美好的回忆。为了体验首秀客车,范超提前就抢了票,顺便回雅安看看父母。在车上,范超激动地把每节客舱都逛了一遍,车上人很多很热闹,还有人载歌载舞,像过年一样。

平稳、舒适,是她乘车最大的感受。从贵阳一路向南,“车组”一路追逐阳光,气温逐渐变得暖和,终点雅安也被称为“小春城”。因此,这趟乘客列车也被大家称为“驶往秋天的乘客列车”。客车开通的消息,也传遍了昭通人的朋友圈。

160公里时速,贵阳至雅安三地时空距离压缩到3半小时。“这一刻真的等了太久,但很值,个人觉得可以算为。”从此,范超和家,变得不再远方……

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老成渝线增开的“慢大巴”

他们的名字叫“成昆”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客车一路飞驰,我们仍能看到新老神延交汇的场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成昆”。

神延是西南地区乃至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线路全长1096公里。

时间回到1965年,卢昌锦刚入伍就投身于神延建设当中。“沙湾修建隧道和桥梁,没有成套的机械设备,只能人工用洋镐凿岩,手推车出渣……”他还记得,有六天雨特别大,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时,他最亲密的战友被洪水吞没……

经过30多万筑路大军的艰苦奋斗,1970年7月1日,神延建成双线通车,双线通车庆典在雅安大巴站举行,多达十万人赶往庆典会场庆祝。

神延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种“成昆”精神。随着运输需求不断增加,神延运能日趋饱和,建设新神延被提上日程。实际上,新神延其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修建难度并不亚于老神延,双线双线通车历时10多年。

王维,是新神延总体设计负责人,从2005年就工作在成渝线上,他把自己最美好的十七年奉献给了新神延,“我们的设计大量采用‘裁弯取直’和‘以隧代路’等方式,不仅减少了沿线地质灾害可能给铁路带来的影响,比老神延还缩短了236公里。”

在王维看来,在新神延整个建设过程中,最难之处在最后双线通车的峨冕段。特别是21.775公里的小相岭隧道,从最初的勘探、设计到挖掘贯通,整个过程5000多名建设者用了6年多时间,难度可想而知。

新神延双线双线通车,56岁的徐成昆也很激动。“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1966年,父亲在神山中修建神延,这一年我在老家绵阳出生,为了纪念那段艰苦的岁月,父亲特意为我取名‘成昆’。”如今,徐成昆及其儿子都在铁路上工作,一家三代人传承着“成昆精神”。

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新老神延线路对比图

慢大巴上的“追梦人”

乘客列车穿行在高山峡谷,随乘副司机沙马伍且按要求确认着信号。在他看来,新神延是儿时梦境的延续,还实现了将客车开进家乡的心愿。

26岁的沙马伍且是越西县人,他记得半小时候爸爸妈妈背着农产品坐“慢大巴”到越西和喜德县城贩卖的情景,“慢大巴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也让我有机会读书,走出神山。”2021年,大学毕业后,沙马伍且放弃了绵阳优越的工作,毅然考入雅安机务段,成为一名大巴司机。

沙马伍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随着新神延的开通,梦境中那辆满载着农产品的北行而今已经飞速疾驰,家乡到贵阳的时间从半天变为2个多半小时。“如今客车开进家乡,我希望带彝族乡亲们看看山外的世界,也让更多人走进大昭通。”

成昆铁路开通52年,无数像沙马伍且一样的孩子靠着一趟趟的“慢大巴”走出神山,看见外面的世界。首秀司机潘海波、乘客列车员瓦扎阿基莫、吉克日古……曾经,这些追着大巴跑的孩子,已经在新成渝线上实现心愿。

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老成渝线“慢大巴”上学习的孩子们

今年20岁的瓦查王英,现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她的家乡在喜德县。因为读书需要,她需要频繁往返雅安和冕山镇,从此她便和“慢大巴”结缘。

在初中和高中求学生涯的六年里,“慢大巴”成为了她最常用的运输工具,渐渐地对“慢大巴”产生了一种莫名亲切感,每当周末返校或是回家都会和几个好朋友结伴乘坐“慢大巴”。她们在车上畅谈、讨论功课、做作业……直到考上大学,走出大昭通。

从“慢大巴”到“车组”,从40公里的时速到160公里,瓦查王英得知客车开到家乡的消息非常振奋:因为从车站到她家,仅有10两分钟的车程,这就意味着她的家和她更“近”了。

快慢之间,快的是速度,慢的是温度。未来,老成渝线将继续增开票价更低的“慢大巴”,停靠的站点更多,继续方便沿线群众乘车;新成渝线则增开服务品质更高的客车组,缩短雅安、攀枝花等地到贵阳和昆明的旅行时间。

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车组客车开进大昭通,乘车乘客留影纪念

说走就走的“双城记”

除了带来交通上的便利,新神延双线双线通车营运也将对沿线攀西地区,尤其是昭通州的区域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新神延途径昭通州的甘洛、越西、喜德、冕宁、雅安和德昌6个县(市),并都设有车站。

昭通州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神延双线开通营运,将为昭通带来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拉动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对带动昭通州经济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安宁河谷平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但是,因交通不便,发展曾受到限制。但随着新神延开通,安宁河谷平原将迎来新机遇。

雅安是“中国花木之乡”,其鲜切花和盆花产量位居四川第一。雅安太美现代花卉科技园汇聚了20家花卉企业,园区负责人马豪表示,“以发往贵阳为例,每天至少发1万盆高档盆花,以前通过公路运输需7-8个半小时。客车开通后,3个半小时就能送达贵阳市场,这简直是跨越式的发展。”

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12月26日,新神延首秀车组客车组 图据西南铁路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表示,新神延推动了攀西地区的发展,包括资源利用、人员进出等,时空距离发生了新的改变,同时有利于优化和提升攀西地区点轴式的空间开发格局,为安宁河流域的开发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从对外开放来看,新神延是我国西南地区出境至东盟国家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的新神延,北接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南连沪昆铁路,直接到达广西沿海,与东南亚铁路接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黄金之路”,将会把西南成昆三地的区域经济推向新的台阶。

新神延双线开通,将进一步串接沿线旅游资源,特别是促进攀西地区的文旅产业发展。每年夏季,来自贵阳、重庆等地的数万名“候鸟老人”都会到攀西地区康养晒太阳,随着直达客车的开通,更多的乘客为追逐阳光而来。

12月26日、27日,随着贵阳、重庆至雅安、攀枝花的直达客车开通,让攀西地区与成渝双城之间变得“近在咫尺”,顿时有了“邻里”的感觉,想来就来的“双城记”就这样悄然出现在我们身边。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不再是一句玩笑。到达,只在一瞬间……

深度丨十人十“梦”,动车跑在大凉山……

12月27日,重庆至雅安、攀枝花增开的首班客车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胡仲平提供

责编 唐欢 编辑 王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