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深入探讨了可视化结构设计的一连串难题,接下去,再深入探讨下 UI 结构设计的一连串难题。
先从其本质与商业价值已经开始。
深入探讨以后,他们更要单纯明晰呵呵可视化结构设计和 UI 结构设计的差别。
可视化结构设计,会主要就包括重要信息构架、重要信息的进行分类与展现、人机可视化等。那些里韦县蓝本的方式来整体表现。
UI 结构设计,则负责管理耐用、国际品牌艺术风格、下载新体验、写作新体验等文本。那些基本上以 UI 结构设计稿的方式来呈现出。
本系列产品提及的 UI 结构设计,主要就是指这五个各方面。
传世之作,热烈欢迎沟通交流探讨。
01
UI 结构设计的其本质,是甚么?
个人见解,UI 结构设计,其本质上,是后现代、自然科学和市场需求的轻松结合。
1 后现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虽然他们很多人没有像日本学生一样,受过良好的后现代教育,但审美之眼,也是人皆有之。几乎所有人,从小到老,都会对好看的人好看的异性多几分好感,也都会去买自认为好看的衣服和物品。好看的人和物总会给他们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他们在买衣服和物品时,常常会给所有衣服和物品贴上“好看”与“不好看”的标签,“不好看”的几乎一定不会选择。
对待一款不好看的 App 也是如此:虽然可能会不得已而用之,但是内心往往已经给这款 App 打上了“不好看”、“不专业”的标签。
面对用户,UI 结构设计和大部分设计一样,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好不好看,就是后现代。
2 自然科学
随着全球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观众的审美和品味也在水涨船高。
有些观众习惯在看完电影后去豆瓣电影标注呵呵,顺便评个星。部分资深影迷,会一边评星,一边在心里给这部电影打个具体的分数。这个具体分数,和豆瓣的实际评分,可能会非常接近:误差在 0.5 分之内。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那些资深影迷的审美好,欣赏水平高。但是,如果让那些资深影迷自己去拍一部电影,可能就非常难为他们了。
类似的道理,让大众去从事 UI 结构设计,就像让影迷去拍电影一样难。
欣赏美和制造美,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这道鸿沟,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各类专业知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自然科学。
3 市场需求
部分入行不久的 UI 结构设计师可能会做一些虚拟项目来练习。但在求职面试环节,面试官一般对那些虚拟项目不感兴趣,最多把它们当成视觉稿来一扫而过。原因之一,那些虚拟项目是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虚拟市场需求,有可能是立不住脚的市场需求,所以面试官不愿花时间去了解。
如果展现出来的作品是针对现有产品(比如网易严选)做 Redesign,忠于原有真实市场需求的 Redesign,那么面试官的兴趣就会增加很多。
UI 结构设计和大部分结构设计一样,是要解决难题的。这个难题,就是市场需求。
曾有人说,作诗是戴着脚镣跳舞。这里的脚镣是指诗的韵律。
UI 结构设计作为一种创作,同样也是戴着脚镣跳舞——左脚的脚镣是自然科学,右脚的脚镣是市场需求,而后现代,则是舞蹈本身。
02
UI 结构设计的商业价值,是甚么?
说完了其本质,再来说下商业价值。
其实对 UI 结构设计而言,其本质即商业价值。
比如他们可能会在网上或工作中听到这样的话:“UI 结构设计,先是解决难题,再是美”,讲的是市场需求和后现代商业价值;“UI 结构设计,先是逻辑学,再是后现代”,讲的则是自然科学和后现代商业价值。
UI 结构设计,就是用自然科学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并带来后现代享受。
所以,后现代、自然科学、市场需求这三样,本身也是 UI 结构设计的商业价值所在。
03
UI 结构设计的核心商业价值,是甚么?
偶尔会有人讨论、预测 UI 结构设计、或者 UI 结构设计师的未来趋势。
个人见解,UI 结构设计可能会有很多未来,但其核心商业价值,则是 UI 结构设计的其中一个未来,也是一个永恒的未来。
既然他们的终极命题是用户新体验,那这个核心商业价值,一定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具体是甚么?
不妨先以李子柒的视频为例。
大部分用户在看那些视频时,都是一个欣赏美(后现代)的过程。那些美包含:田园之美、古朴之美、劳动之美,等等。只有少部分用户才会关心拍摄、后期那些技术层面(自然科学)的难题。至于详细拍摄规划(市场需求,团队层面),关心的人就更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规划那些团队层面的市场需求是表面的,更深层的市场需求是和用户相关的,那就是:欣赏美、享受美,诸如此类。
这个 UI 界面好不好看,有没有美感,大家好像不太关心。但一旦不好看,很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一些负面情绪,用户可能还会觉得这款软件不专业。如果很好看很有美感,用户就会有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下意识会觉得,这款软件可能比较专业。
所以,从用户角度出发,UI 结构设计的商业价值是市场需求和后现代。另外,市场需求更多是靠产品、产品功能来承载,所以市场需求无法成为 UI 结构设计的核心商业价值。
至此,可以看出来,UI 结构设计的核心商业价值,是后现代。
顺便提下,笔者的系列产品文章,是把产品(构架)、可视化结构设计、UI 结构设计分开来深入探讨了。从职业角度来看,这三项可能由 1 个、2 个或 3 个人完成;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三项既相互关联也相互独立,所以有必要解耦。解耦后的分开深入探讨,有助于深入探讨的更深,也有助于三者的分工合作。
既然 UI 结构设计有核心商业价值,那么,可视化结构设计和产品(构架)是不是也有核心商业价值?
有的话,是甚么?
如果三者都有核心商业价值,最理想的状态、最强大的状态,是不是三者的核心商业价值都实现?
那些难题,留给读者朋友们了。
结语
后现代、自然科学和市场需求的轻松结合,是 UI 结构设计的其本质。
相应的,后现代、自然科学和市场需求本身,也是 UI 结构设计的商业价值所在。其中的核心商业价值,则是后现代。
对 UI 结构设计而言,市场需求是本分,自然科学是方法,后现代是精神追求。所以相应的,后现代也是更大、更受人尊重的舞台。
作者: Leeo 用户新体验研究,用户新体验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