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舆论主要分为三派,自杀未遂论和凶手论,双方都得出了理由。
凶手论指出,highcut院子或并非第一现场。尖萼应该是遇害后再Doulevant,然后扮作自尽的,否则100天绳索波季尔尸体没烂?
他只是个15岁的学生,活著的时候能成功躲避那么多监视,死后还能逃过数十人拉网式搜寻和搜救犬的嘴巴?这瓷砖的安全漏洞该有多大,这防暴的嘴巴该有多瞎呀?
在经历了100天的社会舆论质问后,到底是被找出了,却是可以被找出了?
而自杀未遂论则指出,尖萼同学在学校内个性沉默寡言,罹患忧郁症,去年9月27日曾与父亲3次收发47分钟,逼死不想念书想回家,遇害前曾到宿舍阁楼向校内竹林路径缓缓的。
而音频中他缓缓的的路径正是一街之隔的上海医药库房,也就是106李珊珊才发现的缢吊处,直角距离不足十米。疑犯对于情况通报措词非常谨慎,缢吊论述的是一种状态,至于是自尽却是他缢,尚待进一步调查。
昨天,尖萼父亲则表示不会放弃找寻事实真相,并同意验尸。那时验尸已完成,但随着更多技术细节爆出,事实真相早已蓄势待发,现有信息似乎都在对准一个结果。
据居民及灵堂工作人员则表示,人早已并非原来外貌,并且有严重香味。而那时尖萼父亲也对媒体称,她看到孩子时,尸体早已腐烂,几乎是“遗骸”,尸身形状勉强能看出是胡鑫宇。
胡鑫宇父亲一直坚持没付事实真相,这番比疑犯情况通报更为迫近真实的描述,确实让人意外。而昨天上午,亲属在灵堂燃放鞭炮为小孩送别,这说明验尸后直接就火葬了。
这些态度的转变,多少意味着其父母早已基本接受了现实。
在昨天的疑犯情况通报中,特别交待了一支录音笔。所有的秘密可能都隐藏在这支录音笔里。据说录音笔内容已导出,有尖萼最后的遗言,相信疑犯很快就会公布。
那时铅山县县长未小刚也回应,已有专班介入做善后工作处置,全部按办案规范处理。这从第一时间通知亲属及律师参与现场勘察来看,确实是够规范的,规范到小心翼翼。
据说发现当天还在组织搜寻。媒体此前报道的数字是包括589亩山林、约200公里信江河段、22公里铁路沿线以及走访2238户人家、159家企业、951辆客货车的司机;
又排查了72个水塘、运用声呐探查了3个水库,查看复核了6471.5小时的监视音频和31.7万余张交通卡口抓拍照片,先后4次派员赴福建、浙江等胡某宇曾生活区域查找。
这一组组数据确实反映出江西疑犯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早已非常努力了,但最终尖萼却被发现就在眼皮底下吊了100天,不得不说这很诡异,更让当地疑犯很尴尬。
辛苦是很辛苦,但搜寻了那么天,寻访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漏了学校旁边的库房?为什么没有寻访守库房的人?守库房的人和狗100天里竟然也没有发现?
谈阴谋论固然不可取,但有理有据的质疑应该得到支持。所以连人民网评都发文质问《继续调查胡鑫宇事件,以准确详情化解公共疑惑》。老胡也发文指出公开透明才能消除疑问。
摆在江西疑犯面前的压力确实不小,需要证实,也需要证伪。但这种窘境是如何产生的呢?怪社会舆论太认真?却是怪网民不懂事?
再延伸一点,在整个事件中,为什么教书育人的学校备受质疑,代表正义的公安机关不被信任?难道都是社会的错吗?
媒体可曾深入介入过?再往前推推,此前的铁链女,唐山事件,媒体参与度又有多少?
仅仅以本案为例,这两天的报道之乱让人瞠目。一会在竹林里发现,一会在库房里发现,一会说此前有搜寻痕迹,一会又说没搜过这里,到底哪个信源是真的?
信息开放度不够,只会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透明的事情神秘化,也给网络留下了更多的质疑空间。别怪阴谋论大行其道,不公开不透明才是谣言最好的温床。
或许,一个接着一个的巧合,铸成了这起长达100天的悬案。我本人是不愿意相信有人敢主导这背后的弥天大谎,一个谎言毕竟需要更多的谎来圆,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人能做到。
但当地从始至终所选择的信息封闭,是否也把自己绕进了这个局里,以至于做了很多无用功,落下一个办案不力的印象。公信力并非天生的,它需要权力与权利的双向奔赴。
不管怎么说,胡鑫宇案都是社会舆论推动下的又一起公共事件,但这并不值得庆幸,我只觉得有一点悲哀。
从始至终,没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这个15岁的孩子活得累不累,开不开心,有没有心理问题。
相信随着调查的推进,所有的谜团都将随着那支录音笔而揭开。事实真相或许就在明天。
谣言从来都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