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广泉鬼子,相信70后,80后,90后第一印象都非常真切,不论是影片还是剧,我们都对“嘎子”那个配角出其不意地钟爱,不由得的就会想真正的“嘎子”是否真的存在,到底经历过什么,是个怎样的英雄人物?
一.嘎子蓝本燕凌云竟然被称作“活阎王”
广泉鬼子里的嘎子那个形像并不是杜撰出来的,他是有蓝本的。嘎子蓝本是燕凌云,乳名嘎子,大家喜欢叫他燕嘎子。
燕嘎子1924年底出生于沧州枣强县密云水库地区一个名为后窦锷的村子,由于5岁时丧母,小小燕凌云变成为了孤女,居民看其心疼.纷纷张开经济援助之手。是这样,燕凌云是靠吃岐岭长大成人的。12岁的时候燕凌云便从军,重新加入了志愿军。
参加志愿军后,燕凌云每星期勤奋练身手,冬天酷热从不松懈,终于努力做到死而复生,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凡夫俗子!
1941年,日本军队在任邱成立了3个游击区和11个烽火台,国军数目之多不计其数,可燕凌云不无惧怕之心。最终,燕凌云率领的特种部队奠定了国军的8座烽火台,击杀了日伪军近100多人,掳获枪枝抢起。自此,只要国军听到燕凌云的那个英文名字,便胆寒,日伪军们便称他为“活阎王”,国军高级将领曾声言,若谁能长鞘燕嘎子的红布,就地赏贵金属1000两。
二.燕嘎子第一次独自执行任务竟然掳获了一把枪
燕凌云第一次执行任务是在1939年的夏天,鬼子把多个村子的一片游击区封锁起来,特种部队被困在了高粱地里简直是又渴又饿,无奈之下,队长只能冒险交给当时还小的燕凌云一个任务,队长让小嘎子自己去敌占区给同志们找粮食,并且在自己的口袋里,找出来一把适合嘎子用的小手枪,对嘎子说:“你拿着那个小手枪,有敌人追你的时候,你就拿那个手枪打他”
小嘎子虽然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想着:我还不会用枪呢。不过看到队长的信任,战友们的饥渴难耐,小嘎子给自己坚定了信念,自己一定可以独立完成这项任务。于是,他带着战友们的信任和队长紧张的心,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任务。
小嘎子走许久,来到了村子边上看到了一个老大爷在马路上卖烧饼果子,正在看烧饼果子的嘎子猛然看见旁边来了个人。穿着军装,皮鞋,腰上还挂着手枪,却说着中国话,很明显这是个汉奸。
嘎子心想:我不能跑,这时候要跑了,一定会拿枪打我,就在这喝水吧!一边喝水,一边观察敌人的动向,只见那个汉奸,径直走到大爷的小摊这,直接拿起一个烧饼果子就开始吃了起来。
嘎子看着正在吃烧饼果子的鬼子,觉得这是个机会,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拿出仅有的一把小枪,顶在敌人在后腰处,学着大人的声音,坚实有力的喊着:“不许动,举起手来!”
此时的敌人,哪里还顾得上手中的食物,双手举过头顶,蹲在地上,小嘎子迅速地拿起他的手枪,两把手枪顶着敌人的头,大声喊到:“你给我站起来,往前走,不许往后看”,走了一会儿,嘎子又喊:“站住,转过头来”,敌人回头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半大孩子,还拿着两把手枪,给敌人吓的不轻!
就这样,小嘎子顺利的取回来粮食,并且在没有任何同志的协助下,光荣的掳获了一只手枪,这让同志们都对那个小八路刮目相看!
这一年,燕凌云只有15岁,他利用个子小,胆子大,眼疾腿快的优势,经常执行一些化妆锄奸,打游击,端烽火台的任务。久而久之,燕凌云在战斗中,逐渐长大成人,从小对枪的感情始终没变!
三,晚年生活穷苦不堪
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曾经的抗日英雄人物,国军胆寒的“活阎王”,晚年生活凄苦呢?
原来啊,1944年,晋察冀边区召开第二届英模大会,重点表扬近今年在战斗中表现和有特别贡献的官兵,这其中,我们的嘎子不仅受邀请参加了英模会,并且在会上被首长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人物的称号”。
表彰大会结束后。1945年,嘎子燕凌云被调到冀中纵队23团当排长,提升干部后,嘎子并没有骄傲和自满,而是勤奋练基本功,打仗始终如一日的第一个冲到前线上,1949年解放天津附近的激烈战斗中,部队遭到了重大伤亡,嘎子也不幸受伤,腹部中了两枪,不得已暂别部队,留在当地休息养伤。
战斗多年的老红军不想就这样隐退,并勤奋训练体能,想着有朝一日能跟上部队。1951年,在燕凌云不断的训练下,身体恢复如前,他拿上行装,背上背着仅有的信物,从军用的水壶踏上了他坚信的路,那是找到部队,找到曾经的战友。
谁曾想,曾经的部队却去了朝鲜战场,就这样他只能留在天津,为了生活他做过很多工作,装卸工,勤杂工、扫大街、钢铁厂的装卸工人,生活再苦他也无惧无畏,因为他知道他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相信他的老百姓。
即便这样,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如意,嘎子也没有向组织和领导提及自己的曾经,谁曾想到,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竟然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人物。
很多年后,机缘巧合,嘎子的事迹被众人熟知,组织给他换了住宅,涨了工资,一家几口的生活才得以改善。
总结:
当年的燕秀峰退休后每个月才能领到71元,这比钱在当时的战斗英雄人物来说,虽然微乎其微了,但是用燕凌云老人的话来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为人民,为国家,哪怕抛头颅,洒热血,去牺牲,都在所不惜,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印在骨子里的信仰,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