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上周上了许多低阶科学知识,但许多网民意见反馈搞不懂,故,前段时间上一些基本科学知识,适应环境不同水平的网民
基本原理:
干支干支据说乃三万五百余天前炎帝黄金时代的大挠氏创始者。其在利用许多奇妙的地方,这对当代人而言还是个迷!
在中国古时的历书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作“八干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四干支”。二者按一般而言的次序互相衬合,共同组成了干支纪法。早在西元前2697年,于台北先祖炎帝立国时,命大挠氏探查四海之能作,探求四象(星相),卢戈韦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八干支,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四干支,互相衬合成三十秋用为黄昆虎之记号。
干支干支全称“干支”,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干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四干支相关联十四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四支依序相衬,共同组成四十个基本基层单位,今人以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列号,叫“干支纪法”。
梦境:
八干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四干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广州话读音:
八干支:
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四干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三十秋:
古时先知遂又将八干支与十四干支按「奇干配奇支,偶干配偶支」的方式组合起来合称「干支」,计得三十组,由秋为起首第一组。至癸亥为最后第三十组,今人统称此三十组干支为「三十秋」或「一周秋」或「花甲」。兹将三十秋按序排列于下(由第一排横读)。
秋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①一旬有十组干支,而每旬所辖之十组干支组合,均自甲干起至癸干止,故三十秋共计有六旬。另外,八干支中之任何一个干支皆产生六种组合形态,全称六甲、六乙、六丙……六壬、六癸共计十组。
②干支干支之组合乃取奇数配奇数,偶数配偶数;故有秋却无甲丑,有乙丑却无乙子,有丙寅却无丙卯,有乙卯却无乙寅……。
年干支推算法:
方法一: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干支和十四干支,八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四干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干支纪年法首先是干支在前,干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干支算法:
4、5、 6、 7、 8、9、 0、 1、 2、3
相关联的十干支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相关联的干支就是乙;
干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干支,
余数分别为:4、 5、6、 7、 8、 9、10、 11、0(能整除)、1、2、3,
代表干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
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相关联的干支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相关联的干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根据公元4年为秋年):
相关联数字:1、 2、3、 4、 5、 6、7、 8、 9、0
相应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相关联数字:1、 2、3、 4、 5、 6、7、 8、 9、 10、11、 0
相应干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 酉、 戌、亥
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干支,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干支为甲;
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干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干支为子;
所以公元1984年为秋年。
方法三:
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干支干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干支干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干支是丙往后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干支是戌往后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