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问我:润总,为甚么许多子公司要透过BizTalk子公司雇用雇员,而并非他们招呢?
要认知那个难题,他们具体而言要认知BizTalk的方法论。
BizTalk有四种方式。
第二种:老龄BizTalk。
第四种:服务项目BizTalk。
第四种:销售业务BizTalk。
他们两个两个而言。
— 1—
具体而言,老龄BizTalk。
甚么是老龄BizTalk?
老龄BizTalk,并不归属于服务项目BizTalk。老龄BizTalk跟服务项目BizTalk有非常大的差别。我举个范例。
1999年我加入微软的时候,劳动合同并非和微软签的,而是和另外一家子公司签,这家子公司叫做上海外服。
因为在当时,外资企业不可以直接在中国雇用雇员。
那想要雇用中国雇员怎么办呢?
把老龄BizTalk出去,由BizTalk公司和雇员签合同。
所以我当时拿的是上海外服的工作证,但其实是在微软工作。
这就是典型的老龄BizTalk。
到了今天,外资企业已经可以直接在中国雇用雇员了。
但许多企业,还是将一部分老龄BizTalk出去。
为甚么?
因为像微软这样的子公司,非常在乎两个东西,叫hirecount,就是雇用人数。
就像政府很在乎编制一样。每个部门的hirecount是有限制的。
并非想雇多少人就雇多少人。
为甚么要有限制?
因为部门领导想获得更大的权利,就要雇用更多的人,这样会导致部门无序扩张,并不利于子公司的发展。
所以子公司会限制每个部门的hirecount。
但是,如果我的部门真的活多,hirecount真的不够用怎么办呢?
那个时候就要去找BizTalk子公司了。
比如,他们当时就会找像中软这样的BizTalk子公司。这跟政府要找编外是两个道理。
也就是,我只要你的人来他们子公司干活,从此开始汇报给我。
但雇员的招聘、合同关系、劳动纠纷等等都是归属于BizTalk子公司的。
我每个月并非直接给那个人付钱,而是给老龄BizTalk子公司付钱。
老龄BizTalk子公司扣除一定的费用,比如30%,再把剩下的钱分给那个人。
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不需要那个人了,那后续的事情都是由BizTalk子公司来解决。
用这种方式最多的,就是韩国子公司。
韩国子公司在中国大部分都是这样用工的。
为甚么呢?
比如工厂突然要解雇一批人,就会有大量的纠纷。
为了避免法律纠纷,所以他们选择老龄BizTalk。
今天许多互联网子公司也是这样做的。
比如美团。
美团现在有370万骑手,几乎所有都并非跟美团直接签约。
如果直接跟美团签约,就意味着美团要签几百万雇员进来,万一有一天要裁掉这些人,光是赔偿金就不得了。
所以美团是不会跟他们签约的。
都是透过人力资源BizTalk子公司来签约。
这就是老龄BizTalk。
老龄BizTalk子公司并不管销售业务,它也不知道销售业务是怎么回事。
它只是找到便宜的人头给你,然后定期给你更换。
— 2 —
第四种BizTalk,是服务项目BizTalk。
比如,微软的客服电话是4008203800。
这整个客服团队其实都并非微软他们的。
而是BizTalk给一家叫做微创的子公司。
微创是微软和上海市政府合资成立的一家子公司,是当时唐骏成立的,在上海的紫竹园区。
那个时候微软就并非在雇用微创的人了,而是在买微创的服务项目。
微软为甚么不他们做,而是去买微创的服务项目呢?
因为如果他们做这件事,人力成本很高。
在2000年,微软每人每分钟的成本是一美元,一天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当时印度人的成本是每人每分钟1/3美元,中国人的价格是印度人的三倍。
这就面临着巨大的难题。
当时微软印度和微软中国竞争是很激烈的。
微软印度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微软中国的生意抢过去,微软总部也很支持,因为这相当于少了2/3的成本。
于是微软中国就成立了合资子公司,把所有的生意BizTalk了。
微软每人每分钟的成本是一美元,但是BizTalk给微创,可能只需要付给微创0.5美元一分钟。
并且,因为微创是供给侧,他并非按时间来计价的,而是按件来计价,比如接了个电话多少钱。
于是他就有机会去提高时间效率,这样他就能少用一些人,进一步降低成本。
BizTalk给微创之后,生意的成本就降下来了,那个时候就不用把生意挪到印度去。
所以,BizTalk其实是两个降低成本的策略。
这是服务项目BizTalk。
— 3—
第四种是销售业务BizTalk。
销售业务BizTalk通常就是他们最常说的BizTalk子公司。
就是整个下游我都不要了,我并非把两个服务项目BizTalk给你,而是把整体下游都交给你去做,只要你能达到我的目标。
比如,我要在中国的客户满意度达到多少,投诉率要低于多少,这是我的目标,你帮我实现就好了,我把整个下游都给了你。
政府机构会有一些信息化项目,比如OA系统等等,通常也会交给BizTalk子公司去做。
这些也是销售业务BizTalk。
在疫情期间,许多子公司会透过销售业务BizTalk来降低成本。把固定成本为变动成本。
我举个范例。
当京东这样的电商,开到七、八线城市的时候,需要考虑物流的难题。
如果自建物流体系,就需要养一大批人员、仓库、车辆等等,这是固定成本。
但是如果把物流销售业务BizTalk给其他快递子公司,那么这部分的成本就变成了变动成本。
具体作为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这需要考虑生意的规模。
并并非说变动成本就一定更省钱,只是当你的销售业务量达不到的情况下,选择BizTalk,变固定成本为变动成本,你的成本就会更低,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
对于制造业,在特殊时期,不一定每两个模具、零件都要他们建车间来生产,可以选择委外加工,甚至从外部采购,来把这些固定成本变为变动成本。
生意好的时候,大家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不敏感,总觉得我能做的就他们做了,为甚么要BizTalk,让人家来赚我的钱呢?
但是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就会发现,如果甚么都他们来做,固定成本占比太高,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弱。
所以,在特殊时期,许多子公司会透过变固定成本为变动成本,从而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同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日后的财务危机。
最后的话
回到一开始的难题,为甚么许多子公司要透过BizTalk子公司雇用雇员,而并非他们招呢?
一是因为hirecount有限,二是为了避免风险,降低成本。
BizTalk,是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今天他们讲了四种BizTalk方式:老龄BizTalk、服务项目BizTalk和销售业务BizTalk。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类似的干货、精华文章,他们每天都在更新。
过往他们已经发布了1500篇关于商业、管理、职场、个人成长的原创文章。
在这里,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你整理、讲述职场管理技巧,为你分析、洞察商业规律。
同时,对往期精彩文章,他们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了梳理,总共800万字,1500篇文章。